找到相关内容291篇,用时12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修学佛法之感言(中)

    清净道论》和帕奥禅师讲述的《如实知见》。   2.观察(所受用的)资具   在《清净道论》的提到四种遍净戒:别解脱律仪戒、根律仪戒、活命遍净戒和资具依止戒。因为人们最基本的生存和种种活动,是依赖于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84454760.html
  • 心性本净之意义

    清淨,为客尘染,凡夫未闻故,不能如实知见,亦无修心。圣人闻故,如实知见,亦有修心。心性清淨,离客尘垢,凡夫未闻故,不能如实知见,亦无修心。圣人闻故,能如实知见,亦有修心。」   10 A&#...

    水野弘元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24159877.html
  • 佛教当代应机之管见--兼谈解脱道的不共认识论与实践观

    决非空穴来风,恰是如实知见、披肝沥胆,是诤友、真正佛子情怀,决不是我们玩弄几则公案,说点口头禅的清谈之士,对他加一点罪名骂上几声就能掩饰家丑,维护佛教尊严的。好心的人或许怕在太阳下晒虱子,会成为给祖宗...禅门大德,不乏以超卓的知见,却需援引道教的方便以补禅法。这有点耐人寻味,佛教不论在原始、部派、大乘、密法时期本都是有系统和不共的禅修体系的,但是今日绝大多数汉传佛教徒对之甚至缺乏常识化的瞭解。无论南北传...

    觉伟居士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324560380.html
  • 浅论三千只是一念

    甚深微妙法!  天台一家,古今绝唱,为佛祖圆妙正传;但是就好比白雪阳春,唱高而和寡。其中的教观尽阐妙心之至教,了佛意之玄诠,直示一切众生,本具佛之知见,即愚而智,即缚而脱,即生而佛,即凡而圣。《维摩诘经》说:“生死即涅盘,烦恼即菩提,一切皆如”;《法华经·如来寿量品》云:“如来如实知见三界之相,无有生死,若退若出,亦无在世及灭度者,非实非虚,非如非异,不如三界,见于三见,如斯之事,如来明见,无有...

    妙诚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374460686.html
  • 古老的自由之歌

    教条所制造的桎梏,而我们总是愚蠢地将之作为饰品般珍惜。但是,一旦如实知见这些事物是获得真正自由的障碍时,这项舍离的艰辛工作,当下即变成一项快乐的体验。  无论如何,《经集》不断告诫我们:对自由不要有错误...

    向智尊者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334262638.html
  • 戒律之由来及其根本精神之研究

    戒律之由来及其根本精神之研究  一、戒律的由来  佛陀在世时的佛教,既非所谓「小乘佛教」,亦非所谓「大乘佛教」,却是融合了大小乘的「根本佛教」。反过来说,小乘佛教及大乘佛教,都是从这个根本佛教所流露出来的两大流派而已。佛法本身并没有大乘、小乘之别;大小乘之别是后代人给分出来的。佛陀在世时的佛教,是由于佛陀的伟大人格所表现的「中道教」这种中道教,是如实知见、知行合一的,因为伟大的佛陀人格是能统一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442662903.html
  • 戒律的思想

    而佛教的修道论,是如实知见的证修论,佛教的戒律,是这实证修道的具体表现,由此修道而能证得宇宙的真理,这叫做「念戒解脱论」。  那末,佛教的道德,是解脱的道德,这是佛教道德与一般道德及法律所不同之处。但...

    李世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443062906.html
  • 梁启超的佛学观点

    出发点,非哲学的而是科学的,非演绎的而是归纳的。』   接着,他叙述了原始佛教教理纲要,从如实知见(诸法实相)、因缘观、十二因缘,业与轮廻,直谈到三法印以及解脱、涅槃,不仅发挥恰到好处,而且如数家珍...

    蔡惠明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105165608.html
  • 佛教文化与文明和谐

    中“如实知自心”一语,被强调为获得无上菩提、得大自在的诀要。《心地观经》说:“三界之中、以心为主”,“三界之心、心名为地”。表明世间、出世间的一切,都是从心这片土地上出生的。要想战胜生老病死等灾患,关键在于战胜自心;要想认识宇宙万物的真实面目,关键在于认识自心。佛陀及其无数弟子,通过如实知见自心的实践,发现自心蕴藏有不可思议的潜能,若能完全开发,便会彻底解决人存在的根本问题,揭开宇宙的一切奥秘,...

    正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85068189.html
  • 佛教文化与现代文明

    认识自心。佛陀及其无数弟子,通过如实知见自心的实践,发现自心蕴藏有不可思议的潜能,若能完全开发,便会彻底解决人存在的根本问题,揭开宇宙的一切奥秘,获得无所不知的智慧和永恒的幸福。  “随其心净则佛土净”...淡化、消灭我执,增长慈悲利济之心。因为心是万法之本,是世间一切现象中最灵妙的东西,是解决人与自然、人与人、人与自身等所有相关问题的枢机。《大日经》中“如实知自心”一语,被强调为获得无上菩提、得大自在的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85168190.html